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

打造生态绿色产业价值链

24小时咨询电话 >>

86-29-68901656

我国开展煤矿农民工尘肺病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05  浏览次数:1094 次  来源:
  全国煤矿农民工尘肺病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山东省区)工作会议日前在山东煤矿安监局召开。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黄毅在会上表示,这次开展的我国煤矿农民工尘肺病现状及对策课题研究,既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积极步骤,也是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监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黄毅介绍,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在该课题的研究方面具有有利优势。基金会在全国主要产煤省区设有21个代表机构,目前已投入217.6万元资助23项科研课题用于煤矿尘肺病防治研究。这些机构是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配合当地政府和国家煤监局对本地区煤矿粉尘危害和尘肺病发病情况开展过相关调研工作。同时,基金会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组建了尘肺病预防和尘肺病治疗两个专家组,在技术咨询、科学研究等方面有较强的智力保障,还有一批长期工作在职业病防治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经验。此外,基金会有一只专业化的队伍,现有41家以煤矿职业病防治院所为主的定点医院和科研基地,有一大批从事职业病防治的专业人员,他们一直从事煤矿职业危害特别是粉尘的检验检测工作和健康监护、数据统计等工作,是煤炭系统职业病防治的骨干,并且在各地有17支十分活跃的青年志愿者队伍,配合基金会工作。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常务副组长樊晶光在部署课题实施方案中说,这次研究的课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研:一是通过对我国主要产煤省区现有各种类型煤矿及2005年以来取缔的小煤矿抽样调查,比对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初步测算煤矿农民工尘肺病人数统计数据;二是通过分区调研,对煤矿农民工用工、尘肺病危害的告知,个体防护、健康监护、尘肺病诊断以及煤矿尘肺病农民工的待遇,预防和治疗以及家庭生活情况调查了解基础上,深入分析煤矿尘肺病多发特点,重点从体制、机制上探讨煤矿生产过程中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煤矿农民工尘肺病防治的有效途径。我们想通过这次分片区的课题研究,摸清底数,针对调查现状,提出相关对策,为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积极争取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争取得到国家有关部委更大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2013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煤矿井下粉尘浓度严重超标,自1983年至2008年,煤尘最高浓度范围198~3420毫克/立方米,超过国际标准49.5~855倍,每年有大量从业人员患上尘肺病。截至2012年底,全国煤矿企业累计尘肺病患者约35万人(不包括乡镇煤矿)。煤矿现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上万人患尘肺病。近几年煤矿尘肺病死亡人数已大大高于同期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一些企业职业健康体检率低,职业病诊断漏诊现象突出。权威资料显示,部分煤矿在岗职工的最低受检率只有32.2%;有64.3%的煤炭企业没按照规定对退休和离岗人员进行体检,小煤矿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