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日前公布数据称,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大中型钢企亏损281.22亿元,其中钢铁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钢铁业再度陷入全行业亏损。数据显示,本次统计的企业中亏损企业共49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同时,多家上市钢企三季报显示,钢企除了要承受因供需矛盾、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压力,第三季度人民币急速贬值带来的汇兑损失,更令大中型钢企雪上加霜。
而最新的数据还显示,目前35家上市钢企中已有23家披露三季报,其中亏损排名前两位的企业前三季度亏损额分别为35.42亿元和25.8亿元,此外还有6家企业前三季度亏损幅度均超4亿元。
有分析称,钢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失衡。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粗钢产量6.1亿吨,同比下降2.14%,但产量的下降仍难抵消需求的下滑。由此,从上游铁矿石、焦炭到下游钢铁,钢铁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今年均出现大幅下滑。
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10月底在该公司的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1~9月,铁矿石价格均价较去年下降45美元/吨,焦煤价格下降200元/吨左右,矿煤原料成本降幅在700~800元/吨左右,但同期热轧和冷轧的市场价格下跌幅度均超过1000元/吨,即产品价格跌幅大于成本降幅。“由于市场需求疲弱,预计4季度矿石和钢材价格将继续下探。”他表示。
“个人认为,2015年以及后面的1-2年将是中国钢铁行业最为低迷的时期,之后随着钢铁行业的初步调整,会逐步的走出最低谷,但是,即使这样,成本性经营(盈亏平衡点附近运营)将是未来较长时期的行业常态。”戴志浩表示,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寒冬,钢铁业成本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钢企中,宝钢股份的盈利一度排名第一,今年也不例外。宝钢股份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1.9亿元,同比下降1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4亿元,同比下降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