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锗、钨、钼、锆,它们是导弹、坦克、战机、核潜艇、激光武器等军工产业极其重要的金属原料,可以说,谁掌握着这些“战争金属”,谁就掌握着未来战争的主导权。
然后,这几种金属在中国市场命途多舛,各有各的有苦难言,想要打赢这场战役,难度巨大。
导读:
稀土:曾经71.1%的储量降到23%,且仍继续供应全球90%以上的市场。
锗:储量第一的美国只供应3%;储量第二的中国供应全球70%以上的市场。
钨:70%的储量,供应全球84%的市场,中国垄断性的资源,却没有垄断性的利润。
钼:世界最大钼矿生产国,产量一降再降,但仍跟不上美国步伐。
锆:储量少、需求多,0.64%的储量供应全球9%的市场。
一、稀土
1、用途
稀土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技术兵器几乎无一没有稀土的身影,稀土往往集中在使这些武器化腐朽为神奇的关键部位。
为什么“爱国者”导弹能轻易击毁“飞毛腿”导弹?这得益于其精确制导系统的出色工作。其制导系统中使用了大约4公斤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钐、钕即是稀土元素。
为什么M1坦克能做到先敌发现?因为该坦克装备的掺钕钇铝石榴石的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可以达到近4000米的观瞄距离,而T-72的激光测距机能看到2000米就算不错。而在夜间,加入稀土元素镧的夜视仪又成为伊拉克军队的梦魇。

导弹定位跟踪系统、原子反应堆、便携式X-射线仪、高能量武器激光器等等领域都有稀土的应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2、中国白菜价供应全球
其实,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稀土资源的现状。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句话让中国稀土储量从曾经的71.1%降到目前的23%,储量锐减的情况下,供应量却与日俱增,目前,中国用23%的储量供应全球90%以上的市场,更为可怜的是,中国稀土真的是“白菜价”。
与中国相反的是,美、日等国不仅花最少的钱,得到了最金贵的稀土资源,且进口稀土不是拿来用的,而是用来储备的。日本83%的稀土来源中国,除了实用之外,多数埋在海底储存,而美国从1997年,关闭本土最大的稀土矿,改从中国进口稀土。
二、锗
1、用途
锗是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的光折射系数,对红外线透明。锗在现代国防上最初用于制造雷达的锗二极管,之后在夜视仪、战斗机吊舱、航天用光伏电池领域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是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金属品种。
2、储量第二、供应第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问题是中国不是最大的储量国。锗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两国锗资源储量共占世界总储量的86%。

再看全球锗产量,中国锗产量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100吨以上,约占全球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反观储量最多的美国,因为政策及监管等原因,每年锗产量极少,约为4.6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左右。

三、钨
1、用途
钨的熔点最高、比重最大、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在国防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制造各种合金钢,钨是枪炮管、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火箭喷嘴、穿甲弹、电磁炮等生产的必须元素。历史上几次战争期间钨的需求和价格都有大幅提升,钨也被誉为“战争金属之王”。

2、中国钨供全球八成消耗
中国是产钨大国,钨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0%左右,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2014年钨矿产量为6.8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4%。
尤为致命的是中国有着垄断性的资源,却没有获得垄断性的利润,主要是因为中国钨矿超采严重,出口过多,而以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利润较低。

四、钼
1、战争金属
由于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磨研等优点,在国防上常常用于冶炼各类合金钢、超级合金等,用于制造军舰、坦克、枪炮、火箭、航空航天、核工业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成为货真价实的“战争金属”
2、因战而兴
世界上第一个开发的钼矿是挪威王国的克纳本(Knaben)矿床。该矿于1885年开始开采,由于当时对钼的需求量很小,矿山时采时停。
19世纪后半期,钼首先在美国开始工业生产,年产量仅几吨。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们开始大量制造枪支弹药,对钼合金钢的需求猛增,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钼产量几乎增加了五十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人们不再大量制造枪炮,因而对钼需求不多,钼矿的产量急剧下降,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法西斯国家迅速崛起,疯狂的扩充军备,钼矿产量开始回升,二战爆发后,各国又大量制造战争武器,在战争发展最关键的1943年,钼的年产量约为3万吨,达到了战争时期产量最高点。

3、中国现状
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球钼资源储量约为1100万吨,中国钼资源储量为43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39%,是世界上钼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次是美国(270万吨)和智利(180万吨),三国钼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82%。

国际钼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钼矿产量为5.15亿磅,中国钼矿产量1.816亿磅,同比下降了9%,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钼产品生产地,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26%;北美洲(主要产地为美国)由2014年产量1.93亿磅降为1.4亿磅,下降27.46%。
由于钼矿的特殊价值和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之一,无论从行业基本面还是从战略价值方面,堪比稀土毫不为过,储量丰富是中国之福,但也要时刻警惕出口为患。
五、锆
1、用途
锆具有惊人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钢里只要加进千分之一的锆,硬度和强度就会惊人地提高。含锆的装甲钢、大炮锻件钢、不锈钢和耐热钢等是制造装甲车、坦克、大炮和防弹板等武器的重要材料。
在核能、核潜艇领域,金属锆常用作核反应堆中铀燃料元件的包壳,一艘3万马力的核潜艇用锆和锆合金作核燃料的包套和压力管,锆的使用量达20至30吨。
2、储量少、需求大
2015年中国锆矿储量仅50万吨,全球占比仅0.64%,但中国锆矿产量为1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我国锆矿主要依赖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2015年从澳大利亚进口锆矿砂及精矿约 50 万吨,进口南非锆矿砂及精矿约23万吨,合计进口澳大利亚和南非锆矿砂及精矿比重占全国进口的 73%。
2015 年国内锆英砂消耗量58 万吨。进口锆矿砂及精矿105万吨(按照 0.7 的转化系数,进口73 万吨锆英砂),根据 USGS 统计,我国锆矿产量为14 万吨(按照 0.7 估算成锆英砂为9.8 万吨)。总的来看,我国锆资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超过90%。

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实力,是高端技术,而作为“战争金属”的稀土、钨、钼等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国很多重要资源储量丰富,但缺乏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大量战略资源被贱卖,进一步加强对战略金属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可以从以下方面对。
1、制定部分战略资源的保护政策、行业标准,长期储备规划。
2、加强国内战略资源行业的集中度和管控力度,坚决打击盗采、非法出口等违法行为。
3、出口控制,控制部分战略资源的出口额和出口国家。
4、加快战略资源全球布局,通过海外找矿及并购,获得海外矿产资源,增加资源市场话语权和主导权。